在美国的TRO(Temporary Restraining Order,临时禁令)案件中,和解通常被视为被告的首选解决方案。和解不仅所需费用相对较低,而且耗时较短,能够更迅速地解冻账户。对于那些冻结资金数额有限,或者迫切希望恢复店铺运营的被告来说,和解谈判无疑是一条快速且有效的途径,有助于他们迅速恢复日常的运营与销售活动。
然而,在面对原告提出的高额和解金时,被告往往因压力而不得不接受,却容易忽视一个关键问题:原告所提出的和解金是否真正合理。因此,在踏入和解谈判的殿堂之前,深入了解美国知识产权侵权案件中赔偿金的计算方式,对于被告而言至关重要。这不仅能为他们提供坚实的谈判基础,更能避免他们在谈判过程上过于被动,从而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同时,达成一个双方都能接受的和解协议。

在美国,知识产权侵权赔偿金额的计算方式因侵权类型(如专利、商标、版权)而有所不同,但总体上遵循以下几种主要方法:
1、实际损失赔偿
实际损失赔偿是指权利人因侵权行为而遭受的直接经济损失。具体计算方式如下:
- 销售减少量:根据权利人因侵权所造成商品销售减少量与该商品的单位利润乘积计算。例如,如果权利人因侵权导致销售量减少1000件,每件商品的单位利润为10元,则实际损失为10000元。
- 市场份额减少:考虑权利人因侵权行为导致市场份额的减少,计算因市场份额减少而损失的利润。
- 商誉受损:包括因侵权行为导致的品牌形象和商誉损失,虽然这部分损失较难量化,但也是实际损失的一部分。
2、 侵权获利赔偿
侵权获利赔偿是指侵权人从侵权行为中获得的非法利益。具体计算方式如下:
- 侵权商品销售量:根据侵权商品销售量与该商品单位利润乘积计算。如果侵权商品销售量为2000件,每件商品的单位利润为15元,则侵权获利为30000元。
- 单位利润:如果侵权商品的单位利润无法查明,可以按照权利人商品的单位利润计算。
3、法定赔偿
法定赔偿是在难以确定权利人的实际损失和侵权人的获利时,由法院根据法律规定酌情确定的赔偿金额。具体规定如下:
- 专利侵权:法院判给专利权人的赔偿金不会少于侵权人使用该项专利的合理使用费,以及法院所认定的利息和诉讼费用。
- 商标侵权:法定赔偿金额通常为0至200万美元,具体金额取决于侵权行为的性质和严重程度。对于驰名商标,如果原告能够清晰列出商标为驰名商标的证据、被告侵权的事实以及通过各种平台销售的侵权产品数量,法院往往判决支持原告诉求,按照法定赔偿的上限(200万美元)判决。
- 版权侵权:对于每件受到侵犯的版权作品,每件作品赔偿750至30,000美元;如果发现侵权行为是故意的,则每件被侵权的版权作品的法定赔偿金将增加至最高150,000美元;如果侵权人“不知道也没有理由相信他或她的行为构成了对版权的侵犯”,法院可以将法定损害赔偿金减少至低至200美元。
4、合理许可费赔偿
合理许可费赔偿是指如果权利人授权他人使用其知识产权时的合理许可费用。具体计算方式如下:
- 已确定的许可费:通过自有谈判并由足够数量的被许可人支付的统一费率。在适用已确定的许可费时应满足四个条件:第一,在侵权发生之前已支付;第二,已经有一些人照此支付,表明其是被普遍接受的,具有合理性;第三,该使用费在许可发放的地区是统一的;第四,该使用费的支付不是在以诉讼相威胁或解决诉讼的情况下进行的。例如,如果专利权人通常收取每件产品5美元的许可费,侵权人销售了2000件侵权产品,则合理许可费为10000美元。
- 假象谈判:通过假设权利人和侵权人进行许可费谈判来确定合理许可费。
- 分析法:以专利侵权者利用专利所获得预期利润为基础,扣除同行业标准利润后,所剩余的部分即为合理许可使用费。
5、惩罚性赔偿
对于恶意侵权且情节严重的行为,可以适用惩罚性赔偿。具体规定如下:
- 专利侵权:赔偿金额可以增加至初步确定金额的1至3倍。
- 商标侵权:如果侵权人明知某种标记、标识属于假冒标记而故意在销售、许诺销售、分销产品或提供服务中使用该标记、标识,法院可以根据已经确定的损失的三倍或利润的三倍中较大的金额来确定赔偿额。
- 版权侵权:如果发现侵权行为是故意的,则每件被侵权的版权作品的法定赔偿金将增加至最高150,000美元。
6、其他因素
在确定赔偿金额时,还需要考虑以下因素:
- 侵权行为的性质和持续时间:侵权行为的严重程度和持续时间越长,赔偿金额可能越高。
- 侵权人的主观过错:侵权人的主观故意和恶意程度越高,赔偿金额可能越高。
- 权利人的合理费用:包括权利人为制止侵权行为所支付的合理费用,如律师费、调查费等。
综合分析
在实际案件中,法院通常会综合考虑上述多种因素,以确保赔偿金额的合理性和公正性。具体计算时,可以参考以下步骤:
① 确定实际损失:如果能够明确权利人的实际损失,优先采用实际损失计算赔偿金额。
② 确定侵权获利:如果实际损失难以确定,可以采用侵权获利计算赔偿金额。
③ 参照许可费:如果实际损失和侵权获利都难以确定,可以参照许可费的合理倍数计算赔偿金额。
④ 法定赔偿:如果上述方法都无法确定赔偿金额,可以适用法定赔偿。
⑤ 惩罚性赔偿:对于恶意侵权且情节严重的行为,可以适用惩罚性赔偿。
通过上述方法,可以较为全面地确定知识产权侵权赔偿金额,帮助专利权人以及被告在和解谈判中确定更为合理的赔偿金,促进双方早日达成和解。